经典真题例1: 【2021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南粤大地,全民阅读的氛围一天比一天厚重,越来越多的人捧起了书本。
B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本题用来形容阅读氛围,不恰当,故错误;B彰显:是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的意思。
这里用来突显中华民族的传承,恰当;C.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这里用来形容鲁迅刻画人物非常深刻,恰当;D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例2:【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半斤八两,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B.他们快快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和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一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A【详解】A.半斤八两: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使用正确;D.变化多端: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方法技巧词语辨析“四看”法① 看词义,从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词义的侧重点等方面来辨析近义词。
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
如“反映”与“反应”的区别在于“应”和“映”,把握这两个字的区别就能很好地区分了。
② 看搭配,从词语的搭配对象上来区分近义词,如“侵犯”可以和“主权”“利益”“领海”等搭配,“侵占”一般与“土地”“财产”等搭配。
③ 看色彩,从词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的区别上来辨析近义词,如“果断”与“武断”的感彩不同。
“果断”表示考虑问题或处理问题能及时坚定地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是褒义词;“武断”指言行主观片面,含贬义。
④ 看语法,看词语在句子中能作什么样的成分。
但“阻挡”是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是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
查漏补缺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一、褒贬不分(感彩不当)例: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江苏扬州市试题)“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千方百计地谋算;是贬义词,用在同学身上不合适。
二、表意重复例: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江苏泰州市试题)“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与后面的“笑了起来”意思雷同,纯属多余。
三、轻重失当例: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甘肃省试题)“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这里指代考场上考生答题遇到的困难,显然过重。
四、望文生义“望文生义”指从字面上来理解成语,因理解错误而误用成语。
五、搭配不当,成语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用在兄弟之间不当。
“一反既往”指完全与从前相反,应用“一如既往”。
基础练1.【2021·湖北汉阳·模拟预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教育是全社会的 ,也是 。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对教育领域中的超前学、掐尖录取等行为纠正力度之大 ;同时,尊重成长和学习规律,为学龄孩子松绑的诸多举措也频频发布,这说明社会各界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小舍得》此时开播可谓 ,“踩”在了社会情绪的点上。
A.痛点 热点 闻所未闻 恰逢其时B.热点 痛点 前所未有 恰逢其时C.热点 痛点 闻所未闻 恰到好处D.痛点 热点 前所未有 恰到好处2.【2021·北京·清华附中一模】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登上黄鹤楼,便可目空一切,只见晴川历历,芳草萋萋。
D.“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这句诗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提升练1.【2021·江苏连云港·九年级一模】下列关于语法知识、成语运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逆行者”“美丽乡村”“最强快递”“青春之歌”,这四个短语的类型相同。
B.“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孔乙己是人。
2.【2021·湖北宜城·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深入学习党史,厚植红色基因,丰盈爱国情怀。
D.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锋芒毕露,这与举国防疫是分不开的。
真题练1.【2021年辽宁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要向袁隆平学习立志做大事的勇气担当。
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他不断克服困难,实现了水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了我国粮食安全。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钻研,他 地坚持着,凭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最终获得了 的回报。
2019年,袁隆平被 “共和国勋章”。
A.保障 义无反顾 丰厚 授予B.保护 忘乎所以 丰富 授予C.保障 忘乎所以 丰厚 给予D.保护 义无反顾 丰富 给予2.【2021年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排演话剧《屈原》时,同学们全心投入,将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
B.自从玫瑰增选为济南市“市花”后,玫瑰花饼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C.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开放,这个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D.春天,济南五龙潭公园的樱花开放了,如云似雪,美不胜收。
3.【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的这篇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 展开叙述。
②海燕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 波浪的飞沫。
③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 了。
A.转动 掠起 迎刃而解 B.转移 掠起 不攻自破C.转动 撩起 不攻自破 D.转移 掀起 迎刃而解4.【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广东省自上而下的周密部署,推动了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B.“五一”假期,从全国各地前来河南省兰考县瞻仰缅怀焦裕禄的人历历在目。
C.袁隆平常下到田间,前仆后继进行高产杂交水稻研究,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5.【2021·重庆市·中考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给我们心灵以濡养,还丰盈深邃了我们的思想。
D.他慷慨激昂的演讲一结束,听众就爆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掌声和欢呼声。
6.【2021·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今年,我市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一如既往地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
B.在这场动人心弦的抗疫大战中,青年学生经受住了考验,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D.一百年来,中国百折不挠地带领人民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7.【2021·贵州遵义·中考真题】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只要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强聒不舍,在育人中乐于奉献: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恪尽职守,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每一位科研人员都锲而不舍,在研究中克难攻坚:…
A.自惭形秽 B.强聒不舍 C.恪尽职守 D.锲而不舍8.【2021·江西·中考真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 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这中间是一道 、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一面 ,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 。
A.大相径庭 屏障 花枝招展 寂寥B.大相径庭 篱笆 草长莺飞 喧嚣C.截然不同 屏障 草长莺飞 寂寥D.截然不同 篱笆 花枝招展 喧嚣9.【2021·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921年,风雨飘摇中的中华民族渴望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___;1941年,党决定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___;2021年,即中国100周年___。
A.应运而生 华诞 出生 B.应运而生 生日 诞辰C.呱呱落地 生日 出生 D.呱呱落地 华诞 诞辰10.【2021·天津·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论是昔日的五连冠,还是如今的一次次绝地反击,中国女排都________了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A.传承 宝贵 鼓舞 B.传承 贵重 鼓动C.传达 宝贵 鼓动 D.传达 贵重 鼓舞11.【2021·陕西·中考真题】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一代代建设者把青春播撒在祖国大地上,孕育出点染江山的葱茏绿意,换来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累累硕果,更________(凸显 显耀 显明)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可贵。
(2)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我们仍然需要始终保持________(一鼓作气 一意孤行 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
参考1.【2021·湖北汉阳·模拟预测】【】B【详解】热点: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或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
痛点:多数时候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有些情况下,也直接指代需求。
从逻辑关系来说,“热点”在前,“痛点”在后;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句中指力度之大超过了以往,故选用“前所未有”正确;恰逢其时:恰恰遇到这个时候。
句中与“此时”呼应,用“恰逢其时”正确;故选B。
2.【2021·北京·清华附中一模】【】D【详解】A.目空一切: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原句要表达的是:登上黄鹤楼应该是望得更远,可以看到一切。
运用“目空一切”与语境不符;B.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此处要表达的是:要学会感恩等美好品质,用“锱铢必较”属于褒贬误用;C.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此处用错对象;D.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此处指李白诗句流传广,运用“妇孺皆知”与语境相符;故选D。
1.【2021·湖北汉阳·模拟预测】【】B【详解】热点: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或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
痛点:多数时候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有些情况下,也直接指代需求。
从逻辑关系来说,“热点”在前,“痛点”在后;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句中指力度之大超过了以往,故选用“前所未有”正确;恰逢其时:恰恰遇到这个时候。
句中与“此时”呼应,用“恰逢其时”正确;故选B。
2.【2021·北京·清华附中一模】【】D【详解】A.目空一切: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原句要表达的是:登上黄鹤楼应该是望得更远,可以看到一切。
运用“目空一切”与语境不符;B.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此处要表达的是:要学会感恩等美好品质,用“锱铢必较”属于褒贬误用;C.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此处用错对象;D.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此处指李白诗句流传广,运用“妇孺皆知”与语境相符;故选D。
1.【2021年辽宁中考真题】【】A【详解】第一空:保障:指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也指起保障作用的事物;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主要是对具象的人或物。
这里保护的对象是“粮食安全”,是抽象的,用“保障”更恰当。
第二空:义无反顾: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含褒义;忘乎所以:指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含贬义。
这里形容袁隆平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仍然坚持钻研,用“义无反顾”更恰当。
这里形容袁隆平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仍然坚持,最终获得了回报,用“丰厚”更恰当。
第四空:授予:给予(勋章、学位、荣誉称号等);给予:意思是给,赠送,使别人得到。
这里指的是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勋章,所以应该使用“授予”。
2.【2021年山东济南中考真题】【】D【详解】A.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适用对象错误,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扮演。
语句说的是“玫瑰花饼”受到人们的青睐,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这是个好消息,不能用“大快人心”,与语境不合。
D.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3.【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B【详解】(1)叙写的对象是“地点”,应该选用“转移”,而不是转动。
(2)用“掠起”能表现出海燕的迅捷,用“撩起”则不能。
根据语境,应该选用“不攻自破”。
4.【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A【详解】A.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与“周密部署,推动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展开”的语境相合,使用恰当;B.历历在目: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与“五一假期”以及“缅怀焦裕禄的人”都不搭配,使用不恰当;C.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与句子语境不符且袁隆平只是一个人,使用不恰当;D.栩栩如生: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不能用来形容“志愿者的身影”,使用不恰当;故选A。
5.【2021·重庆市·中考真题】【】D【详解】A.“濡养”意思是滋养。
符合语意;D.“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不符合语意,此处应为“震耳欲聋”;故选D。
6.【2021·广西梧州·中考真题】【】B【详解】A.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不合语境“抗疫大战”,可改为“惊心动魄”。
7.【2021·贵州遵义·中考真题】【】B【详解】A.“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此处使用正确;B.“强聒不舍”指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这里用于形容教师的教诲,应当用“诲人不倦”,故本项用词不恰当;C.“恪尽职守”指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此处使用正确;D.“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8.【2021·江西·中考真题】【】C【详解】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第一空是说两种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毫不相同,应该选“截然不同”,排除AB选项;屏障: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含义。
篱笆:是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由木头,棍子,竹子,芦苇、灌木或者石头构成。
第二空是说两者之间有巨大的阻挡与不同,应选“屏障”,排除D选项;花枝招展:意思是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第三空意在说明阅读的好处,应该用“草长莺飞”比较合适;寂寥: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
第四空应与“荒凉”相映衬,选择“寂寥”更加恰当;故选C。
9.【2021·四川宜宾·中考真题】【】B【详解】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
句中指“党决定”,用于自己,因此不能用“华诞”;排除A。
“传承”更符合“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的语境,故第一空选“传承”;宝贵:极有价值;不易得;珍贵。
“宝贵”形容“精神财富”更恰当,故第二空选择“宝贵”;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
鼓动:指以言语或行为使他人有所行动,运用口头、书面语言激起人们的情绪,以达到特定的宣传目的,有、唆使之意。
“鼓舞”更正面,更符合语境,故第三空选择“鼓舞”;故选A。
11.【2021·陕西·中考真题】【】(1)凸显 (2)一往无前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词义的辨析。
“一意孤行”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
“一往无前”指不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放在眼里,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奋勇前进。